学校主页

书记信箱

当前位置:首页  科学研究  学术交流

植保名家论坛第38期:毕国志教授、 何玲莉副研究员、刘星宇博士后作学术报告

发布者:植物保护学院管理员发布时间:2024-01-20浏览次数:10

 118日,学院特邀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毕国志教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何玲莉副研究员、武汉大学化学于分子科学学院刘星宇博士后在植物保护学院231会议室分别开展题为《植物免疫信号转导机制、《动植物响应环境因子的分子作用机制》的学术报告,论坛由钟国华教授主持。

论坛伊始,我院院长钟国华教授对学院发展概况、学术成果总结和人才培养路线进行了介绍,并对植保学科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随后三名学者专家进行了学科相关的学术报告。

毕国志教授首先从植物抗病基因的探索过程讲起,其团队研究筛选了自侏罗纪时代便存在于植物体内的抗病小体,并对其中的ZAR1抗病小体进行深度研究,探明了其介导的离子通道。同时其研究表明,ZAR1抗病小体在谷氨酸11所依赖的钙离子通道有重要的调节功能,对未来田间实现的精准化防控及对其他生物类似抗病体发掘起到了指导作用。

何玲莉副研究员首先从其工作科研经历讲起,进而引出其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向即动植物响应环境因子的分子作用机制。其研究关注于海人藻酸的谷氨酸受体,经过多年探索发现了普遍寻在于动植物中控制氨基酸通路的辅助亚基,并表明了相关机制及作用。该成果有利于未来筛选施药位点和通过分子机制阻断害虫信号传导通路的相关防治措施,同时对于探寻病虫新的抑制作用通路也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

刘星宇博士后以近两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研究方向作为切入点,指出“基于CRISPR/Cas9的基因组编辑技术”作为生物化学的研究前沿在近年学术界有广泛热度,并借此引出其相关的研究内容,其针对生物核酸结构中存在的特殊二级结构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一系列编辑修饰,探明了特殊结构G-四链核酸的功能作用。以生物学研究角度为自然科学类研究提供了探索思路。

毕国志教授简介:毕国志,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面上项目。2015年获东北农业大学博士学位,从2015年到2022年在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22年入职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主要从事植物与病原微生物互作,围绕植物免疫受体作用机制及下游信号转导机制开展工作。近年来以第一或者通讯作者在CellNature PlantsPlant CellMolecular PlantAnnual Reviewof Phytopathology等国际主流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何玲莉副研究员简介:何玲莉,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特聘研究骨干。2004-2008年于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08-2014年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2014年起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研究,运用的研究手段包括高分辨冷冻电镜以及基于TIRF的单分子荧光能量共振转移技术,多尺度探讨生物分子的平衡和动态特征。以第一作者或合作作者身份在NatureNat CommunNat struct Mol BioleLife 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2022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并担任青促会生物物理所小组长。

刘星宇博士后简介:刘星宇,武汉大学化学于分子科学学院博士后。主要科研工作围绕核酸化学生物学开展,针对特殊二级结构核酸(G-四链核酸)及修饰核酸,进行结构与功能研究。

 

 

/文:岳 阔

初审: 祁 轩

复审: 杨宇姣


联系我们:

党政办公室:020-85286089

教务员:020-85286091

辅导员办公室:020-85286032(研究生事务)

020-85286136(本科生事务)

邮箱:zbxy@scau.edu.cn

Copyright 2020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483号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大楼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