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下午,植物保护学院在科技楼3楼报告厅开展学院健康科普系列讲座,特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治医师董军和副主任医师刘俊玲为学院教工带来题为《癌症发病概况及防治战略》和《体检中发现肺结节的应对策略》讲座。讲座由金丰良院长主持,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
董军医师主讲《癌症发病概况及防治战略》
董军医师题为《癌症发病概况及防治战略》讲座中,聚焦我国癌症防控现状,指出我国癌症发病与死亡病例全球居首,肺癌、乳腺癌为男女最高发癌种。通过食管癌、鼻咽癌案例剖析,揭示亚硝胺摄入、进食过烫、咸鱼饮食及病毒感染等致癌因素,强调健康生活方式可预防大部分癌症。重点解读三级防控体系:一级预防倡导戒烟控酒、均衡饮食;二级预防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级预防侧重规范治疗与康复管理。董军特别指出,我国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已实现部分癌种死亡率下降。
刘俊玲医师主讲《体检中发现肺结节的应对策略》
刘俊玲医师题为《体检中发现肺结节的应对策略》讲座中,介绍肺癌是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城市高于农村,男性发病率及死亡率居首,吸烟是首要致病因素,室内外空气污染、职业暴露等环境因素也不容忽视。系统讲解良恶性肺结节评估标准,需综合年龄、结节大小、生长速度及影像特征判断,并需遵医嘱定期随访。案例解析阐明小细胞癌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路径差异,强调精准诊疗必要性。
本次健康科普系列讲座提升了教师对癌症及时预防的认知。讲座后,老师们表示将践行健康生活理念,积极为健康学校创建贡献力量。
董军:现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治医师,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1项,《应用兔肝VX2肿瘤模型开发磁共振实时导引微波消融治疗扫描序列及影像与病理动态变化特点的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自由项目1项,《开放式磁共振实时导引及监控微波消融活体兔肝肿瘤的基础研究》。
刘俊玲:现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副主任医师,主攻方向胸部肿瘤的内科治疗及研究。
图文|新闻采编工作站 杨滔
初审:祁轩
复审:曹珂
终审:陈建平